祭侄文稿赏析,祭侄文稿原文及注解

诗集 2023-11-05 17:43:31 295

祭侄文稿赏析?《祭侄稿》是由真挚感情浇灌出来的杰作,是心灵的奏鸣曲,是哀极愤极的心声,是血和泪凝聚成的不朽巨制。在“忘情”状态下的无意识的表现手法使作品产生出无比优美的艺术效果。是经过长期探索而在这非常的一瞬间产生创变突破的实例。那么,祭侄文稿赏析?一起来了解一下吧。

古代祭侄文稿的历史价值

第一个就是书法是无意为之的,更加有意无法。这个才是正品,有些书法太有意为之,就失去了意境。这个也是很多宋代人倡导的。但是在大唐的时候就是一个讲究法度规范的时期,所以,颜真卿的这个祭侄稿是随性写的,更加的有价值和意义,这也是被人认为是千古名帖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。

第二个就是在这个祭侄稿可以看到颜真卿的品德。在古代,一个文人的价值就是品德高尚,虽然古代的严嵩字也是很好的,但是在品德上就差距很大了,所以,他的字是不入流了,要是严嵩没有弄权,也是刚直不阿的话,那么,他的字也是很好的,也是可以作为名帖的。但是,历史是不容假设的!

第三个就是他的书法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变化。颜真卿的时代是大唐的繁华时代,这个时候的人们,尤其是文人们用自己的笔墨展示了时代的风尚。张旭、怀素和尚的草书,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,都是大唐气象的展示,颜真卿的塔碑是,这个祭侄稿也是。文人们在这个时候,自由的发挥着,对这个时代的歌颂和赞美。

颜真卿,一个气节品德都很棒的人,在面对威胁的时候,哪怕是身死也是在所不惜的

祭侄文稿赏析,祭侄文稿原文及注解

鲁公祭侄文稿真迹昔在大司宼

颜真卿,字清臣,琅琊临沂(今山东临沂)人,唐代杰出的书法家。颜体书对后世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,唐以后很多名家,都从颜真卿变法成功中汲取经验。

他的传世书迹极多,《颜勤礼碑》、《元次山碑》、《颜家庙碑》、《麻姑仙坛记》。传世墨迹有《祭侄文稿》、《刘中使帖》、《自书告身帖》等。

《东方朔画像赞》是颜真卿楷书的力作,碑文记载汉朝名士东方先生画像,当时颜真卿正值46岁。苏轼曾高度评价这幅碑文,指出在颜真卿所有的作品当中,只有这部作品现实了清俊与雄浑的风格。字里行间不乏清晰与深渊,与其他版本截然不同,但都不如颜真卿这部作品深刻、隽永。

颜真卿书法作品赏析

1、《祭侄文稿》,这是颜真卿行草书的代表作,当时正值颜真卿半百。书法界有说字如其人。颜真卿出生忠烈之家,为人大气凛然,这种精神同样寄托于书法作品中。从建稿起,经过后期修文改善,正反映出颜真卿行文构思特点,详尽交代文路始末,将情怀完全抒于行文,文笔神采飞扬,走笔雄浑,凸显特色,舒畅写实,将所有的运笔和收线都做到恰到好处。

2、《多宝塔碑》,全称《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》,是颜真卿早期的得意之作。

祭侄文稿原文欣赏

祭侄文稿》原不是作为书法作品来写的。《祭侄稿》是颜真卿为祭奠就义于安史之乱的侄子颜季明所作。唐天宝十四年(775),安禄山谋反,平原太守颜真卿联络其从兄常山太守颜杲卿起兵讨伐叛军。次年正月,叛军史思明部攻陷常山,颜杲卿及其少子季明被捕,并先后遇害,颜氏一门被害30余口。唐肃宗乾元元年(公元七五八年),颜真卿命人到河北寻访季明的首骨携归。颜真卿喝醉后,把首骨摆在书案上,挥泪写下这篇留芳千古的祭文。由于颜真卿心情极度悲愤,情绪难以平静,错舛之处甚多,时有涂抹,姿态横生,纯以神写,得自然之妙。

颜真卿祭侄文稿书法作品鉴赏

颜真卿著名的行书作品还有“三稿”——《祭侄文稿》、《争座位稿》(按:亦称《争座位帖》)、《告伯父稿》(按:亦称《告伯父文稿》)。其中,《告伯父稿》为刻本,书、刻皆不足以称善。《祭侄文稿》与《争座位稿》实为绝妙之品。

草稿因其性质,书法尤为率意,但率意显真情,无刻意之迹。《祭侄文稿》运笔迅疾,情绪激动,与其悲愤之情有关。其书法最妙处,一在其字的点画密聚,草成一个块面之处;二在其枯笔连擦写数字之处。这两种现象交相映衬,造成虚实、轻重、黑白之间的节奏变化,再加上草稿特有的率意所造成的用笔“不拘小节”,和结体的偏于松散,形成了颜体稿书风格。《争座位稿》也有这样的特点,只不过因是刻本,这些特征不似《祭侄文稿》那么真切而已。此外,草稿的涂改、添加之处更增添了率意感,这本是因草稿而自然形成的,如果有着意仿者,将古人的诗文拿来再行涂改一番以追求率意之趣,不免东施效颦,流于浅薄庸俗。颜真卿的行书信札、草稿,如《祭侄文稿》等。因其用途和行书书体的形式特点,使其点画用笔中舍弃了对起笔、收笔和转折、勾趯等处的刻意求工,但却保留了沉实挺劲而浑厚的线质,结体则变严谨端庄而为宽松多态,章法又随势产生紧松、疏密的变化,这正体显出颜真卿书法的艺术创造力和高层次的书美意趣。

祭侄文稿美术鉴赏

颜真卿的这一部佳作,祭侄稿在艺术赏析上具有重大意义,他在这张帖子中运用了独特的书写方法,半行半草的结合使得书法特别好看。

但大家可能不知道这篇《祭侄稿》的创作背景,这篇文章是他为了祭奠他的弟弟还有侄子这两位,心中有大义,为百姓着想的好父母官所创作的,当时安史之乱,全国都硝烟四起,百姓生活的水深火热,而他的侄子也在这场战乱中死掉了,但是虽死犹荣。在去讨伐安禄山的这场战斗中,他的侄子是重要人物,起到了信使的作用,在两座城池中来回奔波传递消息。

而为了保护大唐江山社稷,而来回奔波,但之后因为敌军攻势太猛,可是还是敌我差距悬殊,他们还是失败了,常山郡的人民也都惨遭屠戮,他侄子的尸体送回来时,竟然只剩下了一个头颅,多么的凄惨啊。颜真卿悲愤之下,奋笔疾书,笔下生花,写成了这一篇千古名帖,书法漂亮,而且内容十分具有研究的价值。

而且这篇祭侄稿有许多的特色,第一呢,颜真卿他特有的有力道的笔法,赋予了这书法魔力。第二呢,那个独特的艺术有着落笔技巧,十分富有美感。还有一个,就是他的用墨,生动的墨法给帖子魔力。

祭侄文稿赏析,祭侄文稿原文及注解

以上就是祭侄文稿赏析的全部内容,其有天下第二行书之称的代表作《祭侄文稿》(以下简称《祭》),更是光彩熠熠,读来震心动魄。从该帖表情达意的丰富性,千变万化的笔法,墨法变化以及鉴赏时产生的艺术效果等角度看,内容来源于互联网,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。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

本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!